阅读历史 |

第201章 种地出学问(1 / 2)

加入书签

群臣这时候也是认真的看着陆正渊。

倒是忘记了陆正渊这家伙了,这增产之事就是他搞出来的,倒是昏了头了去找李明轩这家伙。

实在不是人啊!

都什么时候了还嬉皮笑脸的。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有个门生叫刘勇,擅种地,这地就是在他的指导之下种出来的!”

陆正渊指着身后一个面色黝黑,看上去老实憨厚的人说道。

那刘勇先是一愣,随后建众人都在看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挠了挠后脑勺。

“哦!朕记得他!”

仁孝皇帝看了看他,脸上露出喜色。

他还记得陆正渊和他说过这个人,不过这乡试第二,你说他擅长作文章倒是可信些。

这擅长种地是怎么回事?

没听过哪个读书人还会种地的,更别说专精此道了。

众人皆是有些匪夷所思的看着刘勇。

实在无法将一个举人和眼前的农夫联系起来。

不过这家伙看上去确实像种地的。

“刘勇,你来说说吧,不必害怕。”

陆正渊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那刘勇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随即深了一口气,鼓起勇气站上前先给仁孝皇帝和众位大人行了一礼。

恩师如此的捧他,不能给恩师丢人啊!

“学生献丑了!”

众人又将狐疑的目光看向他。

这倒是要看看此人有何本事!

“学生以种地特长进书院,蒙恩师不弃,方才有今日!”

众人不由一阵错愕。

这人还是因为会种地入学的,这书院的门槛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学生曾经在家每日耕地,多年来学生渐渐摸索出一些道理。”

刘勇这话简直是说的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没办法这个时候就是从小若是没钱读书就要帮着父母务农,没有其他的出路。

“哦?种地种出学问来了?”

仁孝皇帝饶有趣味的看着他,似乎有些意动。

李明轩这家伙整日就把耕作的道理挂在嘴边上,久而久之他对此也有了几分兴趣。

这种地确实是有些学问,只是前人不去摸索罢了。

“回陛下,正是!”

刘勇继续说着。

“臣尝种地十余载,发现这麦子的种子往往就能决定麦子的产量!”

“嗯!”

众人皆是点点头。

这良种自然是能种出来更好的粮食,只不过限于条件,朝廷根本无法将良种和劣种分出来发给百姓,只有少数的权贵土地用的是良种,土地又是上好的沃土,自然产量就高。

而那些穷苦农民家确只能拿着分得的劣种勤勤恳恳的耕种,到头来却是产量极低。

这也就是当地士绅有钱有粮有土地,而农民连个安身立命之地都没有的根本原因。

从源头来说,这种子就差了不止一筹。

“学生曾经跟着乡里的一个账房先生学过几年算术,因此在种地时学生尝试过将每年的耕种数据记录下来,刚开始是为了筹划家里的用粮情况,后来却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