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零章 分化(2 / 2)

加入书签

杨文魁感慨一声,终于暗暗下定了决心。

“姐夫,你说吧,怎么干,咱们都听你的!”

“你们俩呢?”

“唯大人马首是瞻!”

“好!你们立刻回去,拢住各自人马,连夜做好准备,然后等我号令!”

“嗻!”

达成一致后,屋内几个人迅速告辞离去。

但是很快,杨文魁的小舅子去而复返。

不过这一点,似乎早在杨文魁的意料之中。

或许本身就是他安排好的,总之丝毫也不意外。

“程德,来坐下说话!”

“不了,姐夫,情况紧急,你说吧,怎么干?”

杨文魁闻言点了点头,直接说道:

“一会儿夜深人静,我们的人轮换上城值守的时候,你亲自跟过去,伺机缒城出去,摸黑西行几里,与杨振部下取得联系,然后就留在那里。”

听了最后一句,程德暗自松了口气。

“那,我去说些什么?”

“就说你是我杨文魁的舅子,而我是杨声远的亲叔父,听说杨声远在耀州投诚,我也有意率部反正,特来接洽。”

说起反正投诚,杨文魁侃侃而谈,显然已经有了谋划。

“明日一早,我会叫人在西门瓮城南侧打出我的认旗,告诉杨振方面,不要拿重炮轰击我们负责的城头,他们若要派人挖掘坑道炸城,可到瓮城南侧我们负责的城下,我们会大力协助。

“另外,一定要告诉他们,姓孔的已经拿到了劝降信,但是,姓孔的不仅不会投降他们,甚至可能将书信内容报告给阿济格。

“请他们尽快发起攻城,越快越好,否则我们很有可能被调离城头,到时候就是想协助他们也有心无力了!”

“明白了!”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凌晨,约莫丑时左右,杨振从睡梦中被值夜的亲随唤醒。

随后不久,他就在自己下榻的大帐之中,见到了穿着夜行衣从辽阳城头缒城而出的杨文魁小舅子程德。

这个程德,在子夜时分,跟着正白旗汉军轮值的队伍登城,在自己的防区内抹黑缒城而下。

虽然他穿着夜行衣,隐藏在黑夜之中很难被人发现,但是下城之后不久,就在抹黑西行途中因为误入城外纵横交错的壕沟而被张国淦手下人擒获。

多亏了他在第一时间就报称是奉命前来洽谈投降事宜的,否则很可能连张国淦的面儿都见不到就被火枪团营暴躁的守夜者直接打死在壕沟里了。

杨振见了杨文魁的小舅子,听了他的来意以及他对城中情况的讲述,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他是知道杨文魁的。

虽然这个杨文魁不在祖泽润所给的名单上面,但其出身永平府,现在驻守辽阳城的情况,杨振却听邓常春说起过。

只是他疏忽了杨文魁与那位已在耀州城内反正投诚的杨声远的关系。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邓常春没提起过这一层。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杨振一直也没有当面见过那个在耀州城投诚的杨声远。

否则的话,他就不用费劲巴拉的想着怎么去劝降孔有德了。

孔某人大概率是不会投降他的,这一点他也有所预料。

所谓劝降,不过是分化孔有德部下,兼且离间孔有德及其部下与清虏满蒙大员之间关系的一个手段罢了。

不管有枣没枣,总要打上那么几杆子试试,这也是杨振的一贯打法。

孔有德有多顽固,杨振是知道的。

毕竟大名鼎鼎的恭顺王,后来的定南王,是在被李定国的南明军队包围后,感到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自杀而死的。

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为他对清朝有多么忠贞刚烈,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的罪行有多么不可饶恕。

这一次投书招降他和他部下,其实更重要的是分化和离间敌人,给他们一条生路,以便降低他们誓死抵抗的决心和意志。

可若是孔有德真要投诚过来,杨振还真不好处置他了。

现在倒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传递进去用于分化离间敌人有关耀州城和牛庄城的消息,倒是把杨文魁给炸出来了。

既然杨文魁有心要投降自己,杨振当然不会拒绝。

至于其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有奶就是娘的个性,杨振现在也不在乎了。

因为见风使舵的人多了,如果将他们统统拒之门外,那杨振将来也很难继续发展壮大下去。

对他来说,这类人也是有用的。

只要他能一直取得胜利,一直保持强大,这类人在他麾下就只能老老实实为他所用。

至于其投诚的真实性,杨振倒是没怎么怀疑,因为这种事情很好验证。

就在杨振接见完了杨文魁的小舅子之后不久,杨珅就选出了一直敢死队,跟随着他沿着纵横交错的壕沟,往大西门南侧城墙根下,摸过去了。

被遴选为这一支爆破敢死队领队的人物,正是在牛庄城城破后立刻率部倒戈并主动充当“带路党”的镶白旗汉军前牛录章京、现任炮兵团营新附营守备李喜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