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学(2 / 2)

加入书签

林寅子继续阅读帖子内容,逐字逐句,不敢大意。

“2007年1月19日后,30个京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申请人可以到团中央或各省级团委指定的网络报名系统报名,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士都可以报名…2008年3月结束报名工作…2008年5月底前,由奥组委负责完成对赛会志愿者的录用工作。”

“要求志愿者拥有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

“志愿者必须保证能在京参与7天志愿者服务…”

啊,必须要会英语。

女孩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她倒是可以向辅导员请假去做志愿者,可志愿者的选拔是要经历重重考核的,不说其他,光是外语能力这方面,就够她喝一壶的了。

但是自01年申奥成功以来,第29届奥运会就成为中国万众瞩目的盛事,这样伟大的活动,一生能遇到几次?连美国这样的大国,在一个世纪中,也只举办过四次夏季奥运会和三次冬季奥运会。

她想去试试。

如果能参与其中,一定会成为她永生难忘的骄傲。

林寅子握主拳头,默默说:“加油小林!”

不就是英语,我绝对绝对绝对…大概大概大概…也许也许也许…会战胜你的!

昔日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也有林寅子为入选奥运志愿者而学英语,这就是历史使命的传承!

光说不练假把式,想到就要立刻去做。

林寅子此人最大的优点之一:不爱拖延。她立刻打开文档,重新规划学习任务。原本只是想在完成本学期教学要求的同时,自学一点离散数学,现在她决定压缩数学的学习时间,全部挤出来补英语。

数学于她是锦上添花,英语却是雪中送炭、女娲补天,工程极其浩大。

现在学习任务制定完毕,时间也安排妥当,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到底要怎么学英语啊!!

林寅子瘫倒在椅子上,心酸流泪,她要是会学英语,早就在Q大校园里快乐玩耍了,哪里会考出114的分数。

难题已经出现,剩下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它。

她颤颤巍巍地打开聊天窗口,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红烧牛肉:葭葭公主,求救![哭泣]

许葭:[疑问]

红烧牛肉:我该怎么学英语??

许葭发来一连串“哈哈哈哈哈哈”,接着她又说:“多听,多练,多说,ok了!”

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林寅子怒目圆睁。

然后她又想到,以前别人向她请教学习数学的窍门,她怎么回答来着?

哦…

她说:“跟着感觉走,数学就会变得很简单。”

好吧,林寅子知道报应来了。一报还一报,你看苍天饶过谁?

那就学嘛!好歹都是应试教育下磨练出来的人才,她就不信,还能被英语给压垮咯。

*

之后一个月,林寅子的日常变成了:吃饭,睡觉,学习,学英语。

嗯,没错。学英语独立于学习之外,在她看来,英语和其他学科完全不是同一种体系,也完全不是同一种难度。

让她用学理工科的方法来学英语,只能得到之前114分这样的结果。

林寅子每天起码要劝说自己十遍,才能沉下心,投入英语的学习。

她又鼓起勇气,找了几个学英语的高中同学私下交流,向他们咨询提高听力的方法。同学情谊还是相当深厚的,大家当即给她推荐了各种练听力的途径。

结合自身实际,林寅子选择了听广播。

中国国际广播之声的英语节目,成为她每日固定的‘娱乐活动’。

十一月某日,H市大雪,户外冰雹乱飞。林寅子照例出门自习,艰难地走在雪地里,感觉到积雪没过膝盖,她正美滋滋地想:还好没让妈妈买雪地靴,这里的雪比池塘还深,漂亮的鞋子买来也是浪费。

突然,一阵寒风呼啸而过,伞骨,弯了。

林寅子震惊,不敢相信自己这么倒霉。

盯了几秒,飘落的雪砸在脸上,又痛又渗人。她面无表情地戴上帽子,勾着腰往回走。

成功逃回宿舍后,林寅子只觉得元气大伤,甚至没心思开灯,迅速脱了外衣挂在衣柜上,蹬掉鞋子爬上床,把深蓝色床帘一拉。

躺在床上,插上耳机,点开广播。

呼——

虽然还是听不太明白,但已经能捕捉到零碎的单词。

节目进行到一半,屋里好像响起了‘嘎吱’的声音。

谁回来了?

林寅子将床帘朝两边拉开,形成一个小口。

她嘴微微张开,话刚到嘴边,不知为何,眼中生出一抹慌乱,又悄悄将帘子拉拢。

过了几分钟,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林寅子喘着粗气,把脸埋进枕头里。

她们宿舍经常莫名其妙丢东西,室友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想过千奇百怪的办法,但收效甚微。

小到梳子,大到现金,几乎都遗失过。大家一直找不到原因,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刚刚,她看到有人打开了自己的柜子,在里面熟练地翻动。

是龚小悦。

林寅子闭上眼,后悔为什么没顶着风雪出去自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