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加入书签

第73章

把地里的粮食收了大半, 他们收拾好自己便去了南北饮食坊。

南北饮食坊内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多,他们进去都被挤着了。

“池兄,你这次可是厉害了。”肩膀忽然被人搭上一只手来,池南野蹙眉转过身去看人。

面前的男人, 身穿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 青丝用羊脂玉的簪子挽起,玉树临风, 好一个端庄的公子。

池南野大脑飞速运转, 开口询问:“你是我大哥的好友, 张喆张公子吧??”

见到他与平常不同的反应, 张喆就知晓自己认错人了,他先前就知晓池南际有个双胎弟弟也是见过的。

但光看背影还是没有认出来,他挠挠脑袋, 尴尬道:“是我。池二兄弟, 也是抱歉,方才我以为你是你兄长来着。”

池南野倒是没有太大的触动,他面色平淡,“大哥去了庞老爷子府上, 大抵今夜才回来, 你寻他作甚??”

他已经让小二带着盛苗几人去道先前留下来的位置,用午食了。

张喆也不拐弯抹角, 面上带着喜意, “得知池兄中举特意来恭贺。”

他爹是知府, 知晓东奇府今年乡试中举的人后便与他说了。

张知府早就猜到今年考题不容易, 加着张喆底蕴还不够便让他沉淀三年再去乡试。反正张喆才十六三年后十九年纪也不算大。

张喆的喜意是发自内心的, 高中解元, 那可是多少书生梦寐以求的事儿。

池南野心下了然, 语气微微上扬,“那我便先替我大哥道谢了。”

他沉吟片刻,微微擡眼询问道:“现在已经是午时,不若张公子就留在这儿吃吃食??”

张喆没有多做思考,“成,我也久待在书院吃到外面吃食的时候也不多。”

池南野当做带路人把他引道自己那一桌。盛苗与林晏清坐在一块吃着炸酱面,桌面上还有煎饺、包子、卤肉、馒头等,反正都是他们爱吃的。

这件南北饮食坊是最靠近池府的,他们也不想奔波便来了这里。

张喆认得人人不多,颔首,也不知该如何称呼便坐下了。

林桂芬也没有那么在乎称呼,她稍有些健谈,见着他坐下便询问,“今日书院不用上课??为何能出来??”

张喆像林晏清一般拿起个馒头掰开,往里面放卤肉。

他没有什么架子,说话也讨喜,“今日书房放假,就放一日。我得知池兄与赵兄中举便来了。”

他差点忘了赵砚书也中了。

池南野与他坐在同一张板凳上旁边便是盛苗,池南野没有什么胃口,就点了份清汤面。

盛苗吃东西慢,小口小口的吃着。

池南野凑到他眼前,低声道:“靠近柜台哪儿有水果,待会若是想吃便让小二去拿。”

这也是他做生意的一个小手段,每个进店消费过的顾客都可以在柜台拿几个果子吃。这些果子也不贵,都是当季的水果,放出去也能买个好。

“我省的。”盛苗把嘴里的面条咽下去,垂眼,“菜园子里的粮食收了大半,下午弄一下午便能完成了。”

他也就空闲下来,能想想如何把茶馆的生意提上来。

近来天气转凉,茶馆的生意惨淡不少,他正愁着呢。

天气转凉后池记古董羹的生意更是好了,论水不想再凉飕飕的天儿中车一顿热乎的吃食。

凉菜铺子生意稍稍有些惨淡,但也能过得去。池南野准备着做些辣拌什么的来拯救一下生意。

一顿吃食车的有滋有味。

大七小七还小离不得人,林晏清吃完吃食后就回府了,今日他出了一身汗身上有味道怕熏着孩子只能去吧衣裳唤了。

张喆原是想恭贺池府二位书生的,知晓他们不在加着吃过午食便走了。

有这二位在他的压力就大了,同是好友,他还是个秀才,可不要回去好好努力争取下次乡试一举高中。

林桂芬三人准备在今日就把菜园子里的粮食给收了,用过午食便急忙回去做事。

盛苗还剥这文旦外面的薄膜,露出里面饱满的果肉,他放了一块入嘴里,酸酸甜甜的,甚是不错。

池南野给他倒酸梅汤,清亮的眸子望向他,“待会我要去醉霄楼一趟,再去钱老板哪儿,许是没有那么快回府。”

他今日安排的事情多着,与醉霄楼的合作,就是每到换季的时候提供方子让他们有新鲜的吃食,这天气转凉了,他便要去。

“那你便去吧。”盛苗擡起脑袋,眼睛很亮。

他待会就先回去帮忙把粮食收了,再去茶馆看看。

池南野得到答案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往醉霄楼去了。

醉霄楼不愧是府城最大的酒楼,即使换季了还是人潮汹涌。

他仰头旋即从上到下的打量一番,还没有迈步走进去,掌柜的便出来了。

掌柜今日穿了一身灰色的袍子,灰扑扑的有些太过普通,要不是肩膀被拍了一下,池南野还真的不知道有人喊他。

掌柜面带笑容,“池老板,今日来可是为了方子的事??”

外面人多眼杂,他便说便把人往会客的屋子里面引。

池南野逡巡了大厅几眼便收回视线,语气淡淡:“这不也快到了换季的时候,你们也不来找我拿方子我便自己来了。”

他说提供方子是他的食肆说没有的,一个是府城最大的酒楼,主要面向大户人家,吃食总不能与他的笑食肆有重合之处,免得闹出岔子来。

实不相瞒,他也想着开一间酒楼的,但府城内并无空置的酒楼,他只能作罢。

“先前不是乡试,东家凑热闹跟着去了北直隶,这几日也快回来了。”掌柜给面前的人倒茶,回答没有去拿方子的原因。

东家指的是陶嵩,陶嵩虽对科举一事不敢兴趣,但旁的人科举还是有那么些兴趣的。

池南野不是很在意,他拿起面前的茶水喝了口茶水,从衣襟内拿出三张方子,“那方子我便交由掌柜的。”

他半垂着眼,“这方子也不是香油就有的,等到了冬日把最后一次方子给完便无了。”

这般醉霄楼也能每次在换季的时候出相应的吃食。

掌柜小心翼翼的拿起方子,眯着眼看了好一会,恭维道:“老爷说您是个吃食生意上都是天才,诚不欺我。”

池南野礼貌的微笑,四两拨千斤岔开话题,“我记着陶嵩的年纪也不小了,为何不想看想看人家。”

方才掌柜的话就是捧杀,在吃食生意上他认为自己在府城是佼佼者了,但在旁人嘴里说出来就不一样了。若是他就此应了这话,往后怕是会传出他自大的话。

在这些不甚繁荣的地方还算好,但要是在京城,江南这些富庶之地完全是比不了的。

掌柜也乐呵呵的跟着他的话走了,“东家受少爷喜爱,想留在府上几年。”

这话旁人怕是不知晓真假,但池南野知一定是假的,陶嵩曾经跟你他吐槽过,家里会为了生意让他与那些人的子女成亲。

池南野也不戳穿,恰好时辰也差不多了,他道:“今日我还有其他事情就先行离开了。”

掌柜像是松了一口气,他跟在人身后把人送了出去。

他去了钱家布庄,问过伙计知晓钱如来不在便径直离开了。

他今日找钱如来要说的事儿也不算是大事,今日说不了往后也能说。

池南际没有与大部队一块回来,而是跟着江峰私自回来的,并不引人注目。今日是先前去北直隶考乡试的书生回来了。

官兵早早的驻守在城门,一辆辆马车整齐的从门口进入,隐隐约约见到马车的影子,百姓们都欢欣鼓舞的喊了:“此次乡试的举人们回来了。”

众人一起喊,那声音可谓是响彻天际。

池南野在码头买虾蟹这类海鲜时候都听到了,他也空闲着拎着几笼东西就往城门口去了。

考乡试的大多是鹿洞书院里的人,此次前去中举的可有十人,这人数比往年多,也能算到张知府的政迹中,所以他们回来的场面才隆重。

赵砚书虫鹿洞书院退了学回去自学的,自然不算在里面。池南际有师傅且在鹿洞书院没待过多少时日,书院也不把他拴在里面。

他们两个都是好苗子,对此书院的院长还心疼了一番,心疼他自己不能拿他们二人考出来的名次出去炫耀了。

因着旱灾、雪灾,还有郕王造反一事,朝廷里的官员损失的多,今年乡试在北直隶就录取二百人了。

城门口有一家馄饨铺子,既然是要看热闹,池南野干脆点了碗八文钱的馄饨边吃边看。

为首的先是张知府再是李县令,随后便是书生们的家人,附近的私塾、书院的夫子还有学生,以及一些想要投奔的商户土财主和小农。

池南野端着碗边吃边看,一旁的老人家欲言又止眼巴巴的看着他,他猜到是什么事情了,装作好奇的开口:“今日这是什么事啊,如此热闹??”

老人家是附近私塾的夫子,听到他这样问,才摸摸胡子缓缓开口:“我们东奇府向来出的举人不多,这个光外面的鹿洞书院便有五位书生中了举人,这不可喜可贺的事儿。”

东奇府靠海,加着地理位置不好,被大山阻挡着,朝廷也不大重视,因着着几年发生的事情多,加上东奇府成为与海外人的互市,这才在朝廷上留下一点印象。

今年少有出举人东奇府,一下子除了好些举人,那不举府欢庆,好好热闹一番。

池南野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旋即吃起馄饨来。

这馄饨鲜美,吃起来还有股虾的味道,他撩起眼皮看向店家,不紧不慢道:“店家,您这馄饨味道鲜,像是有虾的味道。”

“是自己弄的虾皮,熬汤的时候放下去一些,味道自然鲜美。”店家也没有不能锁的,这虾皮是他自己的秘方,说些无关紧要的也弄不出岔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