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加入书签

第71章

时间过得极快, 用过午食后,周家两兄弟思索一番后和小厮一块去悦来客栈收拾行囊来池府。

盛苗端坐在堂屋的炕上,瞧着那八个木箱子,有些迷茫。

池南野坐在他身旁, 偏过头看他, 声音很轻,“怎么了??”

盛苗微微擡起头, 语气缓慢:“就是觉着很不真实。”

“嗯??”池南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没想着回遇见爹爹的家人。”盛苗舔了舔发干的唇:“嬷嬷许是怕我伤心没有与我说过爹爹的事, 如今我与二位舅舅相认觉着不真实。”

“他们是皇商, 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哥儿。我高攀不上他们。”

池南野伸手把盛苗的头放到自己肩膀上, 多做轻柔:“小宝,你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没有高攀一说。”

他偏头, “方才在外面闲走时, 五舅与我说了要我好好对你。我瞧他是爱你的。”

盛苗脸上扥表情很淡,语气带上了点愁意,“我与他们不过今日才相识,先前总归是陌生的, 即使他们是我的舅舅我也熟络不起来。”

他擡眼看向池南野, 眼里带着哀愁,“我该如何是好??”

池南野摸摸他的脑袋, “先前不认识, 想要一下子亲近起来也不容易。小宝放宽心。”

他忽然想起方才周安庆的话, 开口问:“五舅想让我们去江南看望爹么, 你是如何想的??”

盛苗面上的迷茫清晰可见, 他沉默一瞬, “阿野, 我不知。”

“不知便不想了。”池南野如是说。

今日发生的事情多,少年脑子一下子转不过来也是正常。

他岔开话题:“傍晚做烤肉,你可要与我一起??”

盛苗思绪还没有拉回来,过了一会,他慢吞吞道:“好啊。”

他的视线放在那八个木箱子上,木箱子很新没有多少磕碰的痕迹。

他不知里面放了什么,此刻也不想去探究。

池南野搂着他,没有说话。

堂屋内安静下来,太阳的光从炕边的窗照进来洒在他们两人身上,一片岁月静好。

=

认亲一事已经告一段落,周家舅舅在池府住了下来。

盛苗没有答应或者说是没有准备好什么时候去江南,他内心很矛盾。

周家两位舅舅也没有催促,但他们也不能再东奇府多留在九月初便离开东奇府回了江南。

临别时,池南野两夫夫,陈嬷嬷与林晏清都去送别。

盛苗莫名生出一些不舍的感情来,临走时喊了声:“保重。”

不知两位舅舅有没有听到,总之马车渐渐远去。

孩子逐渐长大也可以抱出去游玩了,林晏清怀里抱着小七,小七眼里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大七被陈嬷嬷抱着,也安静。

“好了,回去吧。大哥他们也该回来了。”池南野视线从马车上收了回来,缓缓开口。

林晏清闻言,思绪飘到很远旋即又拉了回来,搭腔:“也是快了。”

二位舅舅是生意上的好手,留在东奇府的日子里没有闲着置办了些产业给盛苗,其中就有池南野原先计划的茶馆。

亏欠、愧疚不知该如何补偿,他们只能用自己自认为好的方法来做。

池南野也把南北饮食坊的生意扩大了些,买了好些铺子作为分铺。先前池记古董羹也扩大了,除了古董羹外还售卖冒菜。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野子,如今我身子大好,可要尝尝你弄得那个新吃食冒菜。”林晏清步伐轻快,语气上扬,一双狐貍眼灵动。

盛苗听着没等自己相公出声便先说话了,“前几日我去尝过了,味美的很。可今日时辰也不早,铺子里定是多人我们不若打包回府吃。”

他给出提议。

铺子里拥挤,他们还带着孩子万一出点事可不好。

林晏清掂了掂,吓唬一下小七,见着小七面上露出生动的表情,笑道:“那可要快些了,最近听府上的下人道,这冒菜若是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陈嬷嬷年纪稍长,也不能一路都抱着大七,池南野便自己抱着孩子了,听到两个哥儿的讨论。

他开口:“莫要着急,都是自家的铺子,若是没有了还能弄。”

太阳没有先前的晒,也没有先前那般热,吹来的风也不再夹带着燥热而是夹带着微微的凉意。

冒菜的食肆内,人满为患挤都挤不进去,池南野看了一眼,便让两个小哥儿在旁边的酒肆先坐下,抱着的大七也让陈嬷嬷保护去,他自己前去食肆。

他生的高大在人群中走动比小哥儿好的多。

开的铺子逐渐变多了,他也不常来食肆,每月中月底都收账本上去查看。

掌柜是认识他的,见着他来,急忙开口:“东家,今日来是作甚??”

池南野长话短说,“让后厨弄四五份冒菜放到食盒中,我要带回府上。”

食肆里的位置不够,有人便会选择到门口的石凳子坐着车冒菜。

好在疱屋里的厨子多,从未有过忙不过来的迹象,要不然就今日如此多的人,东家来一句带走吃食可就忙得不行了。

东家发话,掌柜莫敢不从,他道:“先稍等。”他吩咐几句,小二便往疱屋去了。

秋收后天气开始转凉,那些热气腾腾的吃食便越来越受欢迎了,这也是食肆内声音火爆的原因之一。

孙庆承包了所以铺子的食材供应,今年栽种的东西多得很,几乎整个村子都用来栽种了。

他们大丰收,为此还特意告知池南野一声,池南野也不吝啬奖赏他们一些银钱。

与逃荒时的面黄肌瘦相比,孙庆一干人等如今已是面色红润。村子里多的是人住上了青砖瓦房。

食肆里有的是农家子在讨论今年的收成,面上的笑意掩盖不住都快要跑出来了。

池南野稍等了一会,小二便拎着两个食盒到他面前了,“东家都装好了。”

他微微点头,两手提着吃食就迈开步子离开食肆到了旁边的酒肆。

冒菜在食盒里都传出味道来,林晏清吸了吸鼻子,“实在是香,我们赶紧回府尝尝。”

盛苗语气缓慢:“近来文旦也成熟了,今日让下人出府买了好几个,这会应该是剥好了,我们回去便能吃。”

文旦的果肉有白色与红色,汁水充足,味道鲜美。

文旦当季,集市上售卖的人多得很,除此之外还有石榴,但盛苗与林晏清不爱便没有买了。

府上井井有条,他们回府就直往西厢房的堂屋走了,他们要在堂屋吃吃食。

陈嬷嬷把大七交由奶娘抱着,吩咐下人把准备好的水果送到厢房去。

今日早做了香菇糯米猪肉馅的烧麦与小笼包,这会还有两笼屉,她让人去热一热待会便能吃。

池南野把食盒里的冒菜端出来,摆放好,筷子是不够的,他便让下人拿多几双筷子来。

他开口:“也许久未吃过地瓜了,今夜我烤些地瓜我们尝尝。”

今年地瓜大丰收,孙庆送了好几车地瓜来。

先前想着地瓜要弄成薯粉,池南野不想让府里的人做这些无关他们的事儿便开了一个作坊专门加工食材。

比如地瓜做成薯粉,莲藕做成藕粉来售卖。这样除了能供应食肆外还能拿出去赚上一笔。

林晏清把孩子放到摇床上,出来便听到这话,他沉吟片刻,“也许久未吃拔丝地瓜了,今夜我也露一手做些好吃的。”

他昨日唤大夫来看过了,他如今的身子已经调养好。

盛苗眼睛亮晶晶的,“可莫要说了,这会先填饱肚子。”

此话一出,几人便坐好了,稍稍等了会等冒菜便凉了些,陈嬷嬷也带着小笼包,烧麦来了。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碗冒菜,小笼包与烧麦是用笼屉放着的自然是放最中间。

几人开始说一些稀碎的事儿。

=

视线转移到北直隶。

今年的考题十分刁钻,加上近年发生不不少事情,比如旱灾、雪灾、还有郕王造反一事。总是想到脑瓜子都疼了才把考题答完。

乡试考完后,他与赵砚书都歇息了好一阵才缓过劲儿来,在那个简陋狭小的号房里,吃不好睡不好的,还要打起精神写试卷,出来后人都憔悴了七八分。

有的一出来便倒下,送往医馆去了。更甚的还未考完就坚持不了连夜送医馆去了。

大考过后,身心放松,池南际虽是闷葫芦一样但也想着买些物什回去,哄哄林晏清。

旁的人都焦急,都时刻盼望放榜。他偏不然在放榜之前把北直隶逛了逛,买了发簪。

林晏清不爱带镯子,也不爱花里胡哨的东西,发簪是最好的了。

他也着实心痒难耐,想着回东奇府了,还从未与林晏清分开如此之久。也不知如今两个崽子还认不认得他,他心里想。

总之一句话概括他的所有,他想回去了。

在江峰嘴中得知乡试竟然如此艰苦,林桂芬与池母一直提着心照料着他们,考完试后她们也松了口气,约着到处走走。

赵砚书是最耐不住寂寞的,空闲下来便与与他交好的一位书生去游湖了。

乡试放榜是在八月月底,天还未亮外面的嘈杂声已经此起彼伏。昨夜多的是书生睡不着觉,睁着眼等着放榜。

多年的努力,今日便见分晓。他们哪能睡得早,早早便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