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姐 19(1 / 2)

加入书签

高考必下雨,七月7、8、9考试三天, 冰兰告诉夏志信她住校。对学习好的学校特殊关照, 冰兰得到了一间单人宿舍, 是高一的。

外面瓢泼大雨,教室考场安静地只有考生写字翻卷子的声音。三天, 一根独木桥能过去几人?录取率不足百分之十。

冰兰报了一个北大,她相信自己能考试, 如果有作弊器都考不上那她干脆撞死!

“看那个学霸,好狂妄!就一个北大!如果考不上可就丢人现眼了!”

“你知道什么, 这就是学霸的风范!以后学着点!”

.......

“冰兰, 你不要再填上一个学校吗?”

“不了, 老师, 我会考上。到时候我请客您赏不赏光?我会亲自下厨”

“呵呵, 原来我们的学霸还是大厨师, 那是一定要去的。到时候不光我去,校长也会去”

冰兰回家很平淡,弟弟妹妹们都放假了, 程斌顺利进入中学。

“考得怎么样?”夏志信作为家长还是要问问的。

“没问题, 我报了北大, 这两天我跟着二哥再出去一次,弄点钱上学用”

李锦绣的耳朵立刻竖起来, 又出去赚钱?也就是以后冰兰上大学自己不用付出什么了。

“上学国家不是补助吗?”

“学费住宿不花钱,补助也是分等级。我估计每月能拿到九块钱,吃饭应该够。买书买衣服和生活用品还是要自己的”

夏志信沉默, 李锦绣一副看热闹的表情,现实就这样,今年是程斌上初中,明年雪兰。再两年就是文英建华。你那点工资怎么养?闺女上大学你打算一个月给多少?

夏志信很无奈,闺女上大学,家里每月怎么也应该给十块二十的。一个人在外面,什么都要花钱,好在孩子手里还有五百,就是这次不赚钱应该够用两年,叮嘱了冰兰出去要注意安全。

上大学要带着行礼,要买新衣服,要准备生活用品,要路费,闺女路费可以免了,他们是家属,这种短途可以照顾。想想真是的,自己养不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是下面的几个,大学四年......

夏志信无语望天,冰兰不想让夏志信过于操心费神。等只有父女俩的时候,冰兰告诉夏志信:她手里的钱能读两年大学,这次再去一趟,四年不需要家里费和费用。

“你是好孩子,爸爸对不起你们”

“一家人没什么对不起,咱们家孩子多,等阿姨也工作了家里会好一些。我工作了会养弟弟妹妹们,如果每年跟二哥出去一次,弟弟妹妹我都能养。”

夏志信只能说自己很幸运遇到的都是听话懂事的孩子。冰兰的通知书在月底到的,学校敲锣打鼓将录取通知书送来,老夏收到了街坊邻居的道贺,眼中泪光闪闪。就是老张氏都是扬眉吐气,在村子走路越发向上看了!

老赵氏说不羡慕那是假的,李锦绣背地里再次叮嘱闺女一定要给她争脸。冰兰的荣耀不属于她,只有女儿和儿子才能给她带来真正的荣耀。她再次将所有精力放到了夏建伟身上,都说门风,门风!冰兰聪明,难道一个爹生的儿子还能差了?李锦绣的思绪飘起来。

家里出了一个高材生,总归是件可喜的事。冰兰说要请请老师,夏志信当即答应:“我们是应该感谢老师,你看在家还是饭店?”

“二哥那边,他房子盖好了一直放着,我想去那边请客,东西我会找二哥准备,家里什么也不用做”

“那怎么行?不能老是麻烦你二哥的”

“他愿意着呢!”冰兰给了夏志信安慰眼神,夏志信知道自己没能力做什么,只能让闺女操持去了。冰兰没有姥姥家亲戚,有的只是夏家的。算算人数,如果将左邻右舍也请了,六桌就够。

夏建文房子里没有家具,冰兰去旧家具市场买了三张桌子,别看是旧的,那都是硬木。本来想请孙大爷的,冰兰一想要请孙大爷就要请李锦绣娘家人,这让她很不舒服。

干脆不请,本来的六桌变成了三桌。没两天冰兰将夏建文的厨房添置的满满当当。等夏建文急匆匆赶回来的时候,冰兰已经准备宴客了。现在唯一好处就是东西好买了,再说她什么没有?根本不需要准备什么。

除了一桌学校的老师,都是自家人。饭菜档次高,都是平时他们很少见到的。

冰兰用了一根三十年的山参炖汤,这次海参鲍鱼全上了,酱鹿肉、烤羊腿,煎牛排,清蒸鱼、红烧鱼,北方人最爱的红烧肉,锅包肉,番茄大虾,清蒸狮子头,鱼香肉丝,水煮鱼,加上几道凉拌菜。荤素搭配,校长老师喝高了,他们的学生太优秀了!

夏志信更是连声感谢老师学校对冰兰的栽培。事后更是对建文连声道谢,“二叔真要好好谢谢你,冰兰他们多亏你照顾着,冰兰,以后要记住你二哥,到啥时候不能忘了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