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子攀谈(2 / 2)
朕长年累月沉浸于军旅生涯,虽对兵法战策研习颇深,却无暇顾及儒家典籍的浩瀚智慧。待到登基为帝,方深切体会到治理天下的不易,自知见识阅历尚显浅薄。王相彼时洞察秋毫,正是鉴于此,才慷慨进献此二图,意在指引朕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基石,让朕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义,以及身为帝王应有的风范与智慧。相比之下珠宝何足珍贵!只是可惜,这才过了多久,我以他进献之物做镜子,时常反省自己,他反倒没有反省的镜子了!”
郭荣自然心知肚明,王峻在大周王朝建立之初,立下的是何等赫赫战功。正因如此,每当郭威面对王峻之时,心中总是权衡再三,犹豫不决。在郭威眼中,王峻虽有诸多不当之处,但细细想来,其罪似乎尚未至死。若贸然对其下手,只怕会寒了那些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们的心。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乱世烽烟之中,一旦让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生出“兔死狐悲”之感,那后果之严重,实难预料!
“父皇说得极是,此番王相在卫州的所作所为,倒是让儿臣有些吃惊,我本以为……”
还没等到郭荣把话说完,郭威就打断话道:“你是不是想说,就杨骏的所作所为,王峻可以先斩后奏也不为过,没想到最后不但没有,反而委以重任,你又对他另眼相待了?”
郭荣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父皇所言极是,孩儿正是这么想的!”
郭威闻言,不禁朗声大笑,眼中闪烁着几分戏谑之光,道:“你呀,只窥见了冰山一角,未曾深究其中奥秘。其一,杨骏此人,确是才华横溢,非池中之物。黄河凌汛,水患肆虐,此等棘手之事,环顾其左右,无人能及杨骏之能。
再者,也是最为关键之处,杨骏身为朝廷钦差,身负重任,纵使他有过千般不是,万般瑕疵,也绝非王峻这等臣子所能擅自裁决的。这便是朝堂之上的铁律,是官场上的游戏规则。王峻虽行事张扬,跋扈不羁,但在杨骏背后站立的,乃是朕,是整个朝堂的森严法度。若要妄动杀念,王峻无异于自掘坟墓,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之渊。毕竟,在这世间,谁又敢轻易挑衅皇权,违背朝堂之规矩?此举,无异于自绝于天下人之前!”
郭荣听到这话后,心中豁然开朗,忙的点了点头道:“若非父皇谆谆教诲,孩儿怕是直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好了,天色也不晚了,你早些回去歇息吧,至于王峻之事,朕心中早有计较。纵使他有过千般不是,若非万不得已,朕亦不会轻易取其性命。但愿他能体悟朕的一片苦心。”
“是,孩儿先行告退,父皇也请保重龙体,早些安寝!”郭荣恭敬行礼,转身离去。
殿外,晚风轻拂,携带着一抹苍茫的暮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来,烛火猝然间跳跃起舞,斑驳的光影交错间,将殿内一对父子的身影拉长在地面,一高挺一稚嫩,彼此间静默无言,却在这份无言中流淌着一种难以言表的默契与温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