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磺胺和青霉素(1 / 2)
过去的一年里,李宏除了大力发展重工业和与小鬼子打仗外,他还在民生与科学方面付出了不少心血。这其中李宏付出心血最多的还是医疗建设。
原本的晋西北,医疗建设非常落后,李宏到来之前,除了几家小型诊所外,就是传统的中医郎中,连一家正规的现代医院都没有。
鉴于这种情况,李宏一方面发布公告,大力招募医生、一方面斥巨资,建设医院、药品工厂等等。尤其是在去年3 月份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围攻之后,军中出现大批伤员,面临严重的缺医少药,这更加让李宏意识到医疗建设的严峻形势。
于是,李宏加快了医疗建设的步伐。除了原有的措施之外,李宏又通过各种黑白渠道外购药品,同时招募了一批国内医学专家,组成了科研小组,专门负责研究生产药品。截止到年底,晋西北行政公署下的各县都已经拥有两家现代医院,在每个乡镇都成立了两所农村卫生院,并且在河曲、保德两县分别成立了一家药品工厂,已经初步实现了药品自给自足。
在众多的药品中,磺胺和青霉素是李宏重点投入研究的项目。
科研小组成立之初,李宏为了帮助科研小组,他将自己前世所了解的关于磺胺和青霉素知识以及生产方法,专门整理记录出来,供小组参考研究。
相比较于青霉素,磺胺在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方式,并且被广泛应用,生产起来不难。
仅仅不到三个月,李宏的药品工厂就具备了大量生产磺胺的能力,并且比起外界生产的磺胺效果丝毫不差。
在科研小组的不懈努力下,磺胺的生产取得了重大进步,从一开始的生产磺胺粉,到现在已经可以生产磺胺类注射液。
这就使得李宏麾下的伤员死亡率大大降低,尤其是重伤员,再也不用担心得不到救治死亡的事发生。像因为受伤而被感染导致丢命的事,在李宏的辖区内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如此一来,也让士兵们打仗少了许多顾虑,在战场上更加勇敢,士气高昂。
为了保证药品供应,李宏还特意划出一片地专门用来种植药材,并且还在民间鼓励百姓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种植药材,由政府收购,从而获得一笔收入。
相比较于磺胺,青霉素的研究进程就慢了很多。青霉素可是比磺胺效果更好的救命神药,在二战中可是救了不少士兵的性命。只是很可惜的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青霉素还处在研究之中,即使是西方也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按照青霉素的问世时间,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西方才能研制出来。
青霉素无论是科学价值还是商业价值,那都是高得离谱,一定程度上甚至还会影响到世界局势。
为此,李宏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就想抢在西方之前研制出青霉素。这样李宏就可以申请专利,将青霉素研究生产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全球垄断的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