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章 开疆扩土计划(2 / 2)

加入书签

\"最后一步,\"隆庆帝突然开口,他的手掌整个覆盖在南洋诸岛上,袖口的金线刺绣在烛光下闪闪发光,\"把这里变成大明的内海!\"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要看到大明的日月旗插遍每一个岛屿!\"

五、暗流涌动

夜深人静时,贾环独自在文渊阁整理奏章。秋虫在窗外鸣叫,烛火在秋风中摇曳不定。他正在誊写《四步战略》的最终定稿,突然发现副本上多了一行蝇头小楷:\"欲速则不达,当以商路为先\"。

他认得这是张居正的笔迹。那字迹力透纸背,最后一笔甚至划破了纸张,显示出书写者内心的焦虑。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咔嚓\"一声轻响。贾环立即吹灭蜡烛,借着月光看见一个黑影匆匆离去——那人穿着六品文官的服饰,腰间玉佩的纹路显示是礼部的主事。贾环记得这人,据说与朝鲜使节过从甚密,经常在鸿胪寺出入。

\"果然...\"贾环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他轻轻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密册,在上面记下了这个夜晚的发现。墨迹未干,他又添了几笔:\"查礼部主事王纶,与朝鲜使金氏往来甚密,疑有私通。\"

六、风云再起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本该是个登高赏菊的日子。然而朝鲜使节在朝堂上公然抗命,拒绝了大明提出的\"共同防御条约\"。那使节操着生硬的汉语,声称朝鲜是\"独立之国\",不需要大明的\"保护\"。

隆庆帝当场震怒,手中的九龙杯摔得粉碎,碎瓷片溅到三尺开外。\"好一个'独立之国'!\"皇帝的声音如同雷霆,\"戚继光!朕命你即刻整军备战!\"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只有戚继光单膝跪地,铠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臣,领旨!\"

贾环站在文官队列中,注意到朝鲜使节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那使节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袖口,这个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贾环的眼睛。下朝后,他立即派锦衣卫盯住了朝鲜使团居住的四夷馆。

七、离京辞行

戚继光离京前夜,贾府张灯结彩。表面上是为老将军饯行,实则是密议军事。酒过三巡,戚继光突然压低声音:\"贾大人,你可知朝鲜王宫里最近多了批佛郎机人?\"

贾环手中的酒杯一顿,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果然如此...\"他轻声道,\"前日锦衣卫来报,说看到朝鲜使节秘密会见几个红毛商人。\"

\"不仅如此,\"戚继光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们还从佛郎机人那里购买了新式火铳,据说射程不亚于我们的鸟铳。\"

贾环放下酒杯,瓷杯与檀木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将军放心,\"他为戚继光斟满酒,\"下官自有安排。三日后,会有一支商队从天津出发,船上装的不是货物,而是三十门最新式的红衣大炮。\"

戚继光的眼睛一亮:\"可是能打五里远的'雷神炮'?\"

贾环笑而不答,只是轻轻拍了拍手。屏风后转出两个仆人,抬着一个红木箱子。箱盖打开,里面是一套精制的朝鲜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每座城池的守军数量、粮仓位置,甚至还有几条秘密小道。

\"这是...\"戚继光的手指微微发抖。

\"三年来,我们派往朝鲜的商队,可不止是做买卖。\"贾环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每到一个城池,他们都会记下这些信息。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八、新的征程

翌日清晨,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目送大明雄师开拔。秋日的阳光照在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戚继光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的红衣大炮被擦得锃亮,炮身上的\"大明军工\"四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隆庆帝站在午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军队。秋风拂过他的龙袍,吹动衣角上的金线流苏。他轻声对身旁的贾环说:\"爱卿,你说这第一步,要走多久?\"

贾环望着天际的朝霞,那霞光如同鲜血般绚烂:\"陛下,臣只知一件事——自今日起,大明的疆域将日日更新。\"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张阁老说得对,欲速则不达。我们不仅要征服土地,更要征服人心。\"

隆庆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远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亮了《寰宇全图》上那片尚未染红的土地。在更远的地方,一支神秘的商队正在天津港装船,那些看似普通的货箱里,装着的将是改变战局的关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