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数学奖(2 / 2)

加入书签

“不,”卜中举面无表情地说,“是和你一样的狂热粉丝。”

“那也比你强!”冯剑反击道,“至少我有热情,不像你,就一呆子,就知道分析数据,连鼓掌都要计算最佳频率!”

“事实上,”卜中举一本正经地调出平板上的图表,“根据声学原理,每分钟117次的鼓掌频率最能表达……”

“停停停!我服了行不?”冯剑一把捂住他的嘴,眼神往主席台一扫,眼睛登时亮起,“颁奖开始了!”

台上,徐华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诺贝尔奖章。她轻轻掂了掂,小声嘀咕:“这玩意儿能换多少积分?”

“仔仔!这是荣誉的象征!实物本身只值50积分。”系统的电子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开个玩笑。”徐华对着空气尴尬地笑了笑,这个举动让台下观众以为她在向某人致意,纷纷转头张望。

“其实我最擅长的不是数学。”徐华突然对着麦克风说,全场立刻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而是……”她狡黠一笑,故意停顿了三秒,“在凌晨三点被电话吵醒后,还能装作很清醒的样子。”

观众席上的张教授一口水喷了出来,正好喷在前排的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光秃秃的后脑勺上。

“张教授!”徐华指着他,眼睛弯成了月牙,“就是你!那天凌晨三点十七分的通话记录我还存着呢!要不要现在投影给大家看看你当时说了什么梦话?我记得好像是……‘徐华啊,那个黎曼猜想的证明我看了,但是我家猫把最后两页当厕纸用了’?”

张教授涨红着脸拼命摆手,央视镜头立刻给到他特写,弹幕瞬间刷满“哈哈哈”和“求张教授心理阴影面积”。

颁奖仪式结束后,冯剑和卜中举一左一右拦住正准备溜去休息室的徐华。

“恭喜啊诺奖得主!”冯剑夸张地行了个中世纪骑士礼,“请问您现在有什么获奖感言要对国内观众说吗?比如特别感谢某个一直支持你的……”

“你不出声我都忘了,”徐华直接打断,“你那个灯牌丑死了,爱心画得像变异土豆。”

“那可是我熬了三个通宵做的!”冯剑委屈巴巴地说。

卜中举立刻举起平板:“根据统计……”

“停!我现在不想听这些。”徐华扶额,“我现在只想吃火锅,瑞典这儿的食物简直是对味觉的侮辱。”

“不行!”两人异口同声,“根据日程。官方晚宴要开始了!”

“晚宴有什么好吃的?”徐华眼睛一亮。

“根据菜单显示,”卜中举推了推眼镜,“主菜是驯鹿肉配越橘酱……”

“……我要回国!”徐华转身就要走,被两人一左一右架住。

“别闹,”冯剑说,“这可是国宴级别的……”

“国宴怎么了?”徐华挣扎着,“在我眼里它还不如一顿重庆火锅!”

“至少有驯鹿肉,”卜中举冷静分析,“蛋白质含量……”

“闭嘴!”徐华和冯剑同时打断道。

市政厅晚宴上,各国代表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围住徐华。

瑞典国王率先举杯:“徐女士,考虑来我们皇家理工学院吗?我们可以为您量身打造……”

“我们普林斯顿愿意出两百万年薪!”白发苍苍的院长挤了过来,差点把国王挤到一边。

“三百万!”法国代表大喊,“外加巴黎市中心公寓!”

“三百五十万!”德国代表不甘示弱,“还有专属私人飞机!”

张教授奋力挤进人群:“各位!徐华还要准备奥运会呢!”

“那正好!”美国代表眼睛一亮,“我们斯坦福的游泳馆是世界一流的!”

角落里,冯剑咬牙切齿地戳着盘子里的驯鹿肉:“这帮人怎么跟菜市场抢特价菜似的?一点学者风度都没有。”

卜中举淡定地切着牛排:“根据我的观察,法国代表的瞳孔放大了42%,这是典型的……”

“呆子,这是重点吗?”冯剑抢过他的餐刀,“现在不是上生物课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救徐华。”

“根据计算,最佳方案是……”卜中举正要分析,MIT校长已经拿着厚厚一叠合同挤到徐华面前。

“徐女士!我们准备了海滨别墅!私人游艇!还有……”

“不好意思,”徐华露出得体的微笑,“我对海鲜过敏,看到游艇会打喷嚏。”

趁着众人愣神的功夫,徐华溜到阳台上透气。斯德哥尔摩的雪花轻轻飘落,系统突然出声:“想好了吗?这些条件都很诱人啊。”

徐华掏出手机,“你见过哪个系统宿主会抛弃原装系统的?”她快速给清华校长回信:“我下周回去,但泳池要开到晚上11点。”

回国航班上,冯剑好奇地凑过来:“你到底怎么拒绝那些天价offer的?”

“很简单啊,”徐华耸耸肩,“我告诉他们,我的研究需要一种特殊材料……”

“什么材料?”冯剑瞪大眼睛。

“老北京火锅底料。”徐华挑了挑眉,一本正经地说,“还必须得是簋街那家‘铜人李’的。”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接机大厅早已被各路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徐华刚走出海关,闪光灯就如暴雨般亮起。BBC记者凭借身高优势抢先提问:“徐女士,您已经获得了诺奖文学奖和数学奖,接下来要冲击哪个奖项?”

徐华掰着手指数:“物理、化学、经济、医学、和平……对了,有没有最佳吃货奖?我觉得自己也挺有竞争力的。”

众记者都为她突然的幽默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央视记者紧接着问:“网友称您‘六边形战士’,您怎么看?”

“我更想当‘圆形战士’。”徐华眨眨眼,“一来,可以滚着走,比较省力;二来,是真的360度无死角。”

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从记者堆里钻出来:“姐姐,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厉害的?我妈妈说你是个天才……”

徐华蹲下身,平视着小女孩:“秘密就是……”她压低声音,“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骗人!”小女孩撅嘴,“我明明看到新闻说你经常熬夜做研究!”

徐华大笑:“好吧,被你发现了。其实还有个终极秘诀……”她神秘地招招手,等小女孩凑近后说:“永远别全信大人的话,包括我刚才说的。”

小女孩懵懂地点点头,一旁的家长和记者们笑成一团。

走出机场,徐华深吸一口熟悉的雾霾空气:“终于回来了。”

“是啊,"冯剑感叹,“接下来你准备……”

徐华毫不犹豫地呼:“吃火锅!”

三人打打闹闹地走向停车场,八爪兔小声嘀咕:“主人,根据最新计算,你的下一个诺贝尔奖可能在……”

“嘘——”徐华轻轻按了按口袋,“先让我享受完这顿火锅再说。”

夕阳西下,三个年轻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