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灵泉鱼(1 / 2)
“你错了,”
苏倾暮的声音带着灵力的震颤,“灵泉的力量从来不是污染,而是治愈,就像这些中药,看似柔弱,却能化解最猛烈的毒素。”
国际刑警的直升机及时赶到,老板和保镖被当场抓获。
苏倾暮站在暗河边,看着净化车将中药吸附剂倒入水中,紫黑色渐渐褪去,露出河底的鹅卵石。
阳光透过水面照进来,映出细小的游鱼,那是被污染后幸存的生命,正随着清水游动。
一周后,“倾颜”在切尔诺贝利开设了首个“自然防护中心”。
苏倾暮剪彩时,当地的孩子们捧着亲手绘制的灵泉图画,上面的双生花绽放着金色的光芒。
医疗站的护士们穿着印着醒神草图案的制服,教居民们辨认中药,调配简单的防护药膏。
沈墨卿走过来,递给苏倾暮份资料,“清北的新校区奠基了,专门建了个‘灵泉中药博物馆’,把你收集的草药标本和实验记录都放进去。”
他指着远处的山坡,祁钰带着学生在那里种下排排树苗,每棵树下都埋着块灵泉水晶。
“说要让这里变成‘辐射净化示范区’,以后全世界的人都来这里学习经验。”
苏倾城拿着瓶新研制的“萌芽霜”跑过来,瓶身上的辐射警示灯闪着绿光。
“你看!苗疆的族人把醒神草的种子寄来了,我们在防护中心后面种了片药田,以后这里的母亲都能自己制作防护霜了。”
苏倾暮望着药田里忙碌的身影,不同肤色的人手拉着手,将草药种子播撒进土壤。
玉佩在胸前温暖如玉,她知道,守护的意义从来不是独自前行,而是像这灵泉泉水样,汇聚成河,滋养万物。
夕阳西下,药田上空的晚霞泛着金光,与“倾颜”防护中心的灯光交相辉映。
远处的田野里,新栽的树苗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1981年的初夏,南太平洋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斐济群岛的珊瑚礁。
苏倾暮蹲在沙滩上,指尖划过海水里漂浮的灵泉水晶,这些半透明的晶体是被洋流冲上岸的。
表面凝结着细密的霜花,与“倾颜”净化剂产生了奇异的共振。
“联合国环境署的人说,这片海域的珊瑚正在白化。”
苏倾城举着相机,镜头里的珊瑚礁像褪色的画布,只有零星几处还残留着橘红。
“潜水员在深海发现了机械残骸,和星港的犬首炮是同一种材质。”
沈墨卿踩着潜水靴走来,氧气管上挂着块锈蚀的金属片,上面的玫瑰标记已经模糊。
“祁钰检测过了,残骸里的灵泉污染浓度很低,但带有放射性,和切尔诺贝利管道里的元素吻合。”
他指向远处的科考船,“船上的实验室正在分析珊瑚样本,初步判断是人为投放的污染装置。”
苏倾暮将水晶放进特制的检测盒,仪器屏幕上立刻跳出数据。
“是‘死水咒’的变种,但被稀释过,专门针对海洋生物的基因链。”
她想起父亲手札里的海图,斐济海域标注着“灵泉海眼”,是连接全球海洋的灵泉枢纽,“他们想通过海眼污染整个海洋的灵泉脉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