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9章 进入区领导视野(1 / 2)

加入书签

六月第二周,新的街道党委会再次召开。

虽然金霖爀没有什么议题需要周姐、党政办主任支持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党委会里的力量太惊人了。

随身老爷爷党委书记。

铁杆下属周姐、党政办主任。

三分之一的力量,不求有功,完全可以另立山头。

不过金霖爀没有打乱目前暂时稳定的局势,安心的等待权力的过渡。

作为街道副书记,主要是抓好纪委、组织、人事这几项权力。

十一日上午,金霖爀办公室的百叶窗半掩着,初夏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来,在红木办公桌上投下一道道明暗交错的纹路。

金霖爀将手中的钢笔轻轻搁在文件堆上,目光扫过对面坐着的街道纪委委员王明远——这位年近五十的老纪检,此刻正襟危坐,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手里攥着的笔记本边缘微微卷起。

“老王,说说吧。”金霖爀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他抬手调整了一下胸前的党徽,金属徽章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

王明远喉结滚动了一下,翻开笔记本:“金书记,按照区纪委部署,我们近期重点查办了城建科科长陈志刚的违纪案件。经查实,陈志刚在旧城改造项目中,通过虚增工程量、伪造施工合同等手段,非法套取专项资金137万元。此外,他还长期接受建筑商宴请,收受礼品礼金折合人民币28万元。”

金霖爀的指尖在桌面叩击两下,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想起上周路过城建科时,看见陈志刚楼下停的豪车,办公室里面隐约堆起来的烟酒,,价格恐怕抵得上普通干部半年的工资。“证据链完整吗?”他忽然开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我们调取了项目招标文件、施工日志、银行流水等23项证据,并与5名涉案人员进行了谈话。陈志刚本人对主要事实供认不讳,但……”王明远的声音陡然低了下去,“他坚称部分款项用于‘协调关系’,还提到去年抗洪抢险时,他曾连续三天三夜守在堤坝上。”

金霖爀冷笑一声,站起身踱到窗边。

楼下花园里,几个社区志愿者正在清理垃圾,红马甲在绿树间格外显眼。

“老王,你当了二十年纪检,难道还不明白?”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功是功,过是过。抗洪抢险是职责所在,套取资金是党纪国法不容。如果每个违纪干部都拿‘功劳簿’当挡箭牌,那还要纪律干什么?”

王明远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

金霖爀的话像一记重锤,敲碎了他最后一丝侥幸。

“金书记教训得是。”他低下头,声音有些发颤,“我们已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区纪委也拟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只是……”他顿了顿,“陈志刚的妻子是街道幼儿园的临聘教师,孩子刚上初中,家庭经济确实困难。”

金霖爀的眉头微微皱起。他走到文件柜前,抽出一份《党员干部处分影响期管理规定》,翻到某一页:“党纪处分不是目的,教育挽救才是根本。你让工会去了解一下情况,如果符合条件,可以启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但记住——”他突然提高音量,“帮扶是帮扶,纪律是纪律,绝不能混为一谈!”

王明远连忙点头,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联络员送来一份急件。金霖爀扫了一眼标题,脸色骤变——《关于某街道纪检干部违规干预案件的通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